| 
 |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华师《教师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教师职业三种存在状况的区别不包括() 
A. “生存型”的教师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更多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 
B. “享受型”的教师主要是从兴趣出发,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因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C. 教师职业“生存”、“享受”、“发展”这三种存在状态也不是截然分离水火不容的。 
D. “发展型”的教师主要是从自身和社会需要出发,站在超功利的角度,以完善自我、为社会作贡献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是为了过一份更有意义的 
      满分:2  分 
2.  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进行调整与改革不包括() 
A. 转变课程观念 
B. 调整课程结构 
C. 强化实践性课程 
D. 整合课程内容 
      满分:2  分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这是指() 
A. 教学技能 
B. 教师德性 
C. 教师责任 
D. 教师道德 
      满分:2  分 
4.  他们相信,教师职业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以这种的状态投入工作的教师属于() 
A. “创新型” 
B. “发展型” 
C. “享受型” 
D. “生存型” 
      满分:2  分 
5.  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人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类教师的生存状态是() 
A. “满足型” 
B. “发展型” 
C. “享受型” 
D. “生存型” 
      满分:2  分 
6.  当代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 注重一体化和在职培训 
B. 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C. 注重教师的人格塑造 
D. 教师培养的封闭性 
      满分:2  分 
7.  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索,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这是指() 
A. 教师专业理想 
B. 教师专业情操 
C. 教师专业性向 
D. 教师专业自我 
      满分:2  分 
8.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是() 
A. 教师培养以“定向型”为主,其他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也可承担教师培养的任务 
B. 职业教师的培养模式要多样化 
C. 有条件的师范院校适当举办非师范专业,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D. 以上全是 
      满分:2  分 
9.  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不包括() 
A. 教学设计的能力 
B. 教学实施的能力 
C. 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 
D. 自学能力 
      满分:2  分 
10.  教师在其教育劳动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对自己职业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后果所承担的功过是非,这是指() 
A. 教师良心 
B. 教师德性 
C. 教师责任 
D. 教师道德 
      满分:2  分 
1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理论不包括() 
A. “关注”阶段论 
B.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 
C. 心理发展阶段论 
D. 独立阶段论 
      满分:2  分 
12.  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如何走向专业发展() 
A. 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B. 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 
C.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D. 以上全是 
      满分:2  分 
13.  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履行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道德义务时,对自己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的内心道德感知和行为的自我评价,这是指() 
A. 教师良心 
B. 教师德性 
C. 教师道德 
D. 教师责任 
      满分:2  分 
14.  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联系不包括() 
A. 教师德性是高标准道德,教师道德是底线道德。 
B. 教师道德只有被作为个体的教师真正理解、接受并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和外在职业行为中时,才成为教师德性 
C. 教师德性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工作的改善,有助于学生的道德进步 
D.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德性的提升是教师生命存在的确证,是教师生命成长的标志。 
      满分:2  分 
15.  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这是指() 
A. 教师专业性向 
B. 教师专业理想 
C. 教师专业情操 
D. 教师专业自我 
      满分:2  分 
16.  有条件的师范院校适当举办非师范专业,其意义不包括() 
A.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师范院校的功能 
B. 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C. 有利于师范院校“学术性”的提高 
D. 有利于狭隘的传统“小师范”观念的转变 
      满分:2  分 
17.  校本培训的方式包括() 
A. 自我培训 
B. 分层、分类培训 
C. 广义的师徒合同 
D. 以上都是 
      满分:2  分 
18.  校本培训的策略包括() 
A.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制定校本培训计划 
B. 顺应教育发展要求,确定培训内容 
C. 提倡民主管理,采取灵活的培训形式 
D. 以上全是 
      满分:2  分 
19.  教师德性的具体表现 
A. 一个有教师德性的教师也意味着他有了教师自由。 
B. 教师德性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教师角色的品质,即实现教师之特殊性目的的品质,它也是使教师有可能充分实现其潜能的品质。 
C. 教师德性还指,教师有着坚强的道德意志,在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会体现出道德力量。 
D. 教师德性亦表现为,教师对为师之道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并且能够对其运用自如,内化为教师实践中的精神力量。 
      满分:2  分 
20.  教师职业日趋专业化的主要论据不包括() 
A. 教师提供的教育服务在现代社会日趋重要 
B. 教师任用资格与在职进修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C. 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一直非常强烈 
D. 教师的经济待遇和职业声望比较低 
      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校本培训的特征包括() 
A. 基础性 
B. 针对性 
C. 自主性 
D. 灵活性 
      满分:2  分 
2.  以“发展型”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可能产生如下选择: 
A. 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B. 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C. 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活动 
D. 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满分:2  分 
3.  影响我国师范教育兴起的因素包括() 
A. 社会的变革 
B. 经济的发展 
C. 新式学校的出现 
D. 教育理论的传入 
      满分:2  分 
4.  关于教师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教师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B. 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C. 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D. 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心理背景 
      满分:2  分 
5.  关于教师德性,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B. 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 
C. 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 
D. 是一种习惯于欲求正当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取的个人品质。 
      满分:2  分 
6.  以“生存型”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对教师职业如下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表现() 
A. 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B. 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C. 将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D. 把教师看成是终身奋斗的事业 
      满分:2  分 
7.  教师教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规划的途径包括() 
A. 教师教育—体化 
B. 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C. 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D. 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救育 
      满分:2  分 
8.  带着“享受性”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 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B. 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C. 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D. 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满分:2  分 
9.  教师教育就是现在世界各国较为通用的包括教师的()三个阶段相应的教育。 
A. 预备 
B. 培养 
C. 任用 
D. 进修 
      满分:2  分 
10.  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除了与人们对这种职业的社会重要性的认识相关外,还包括:() 
A. 它与从事这种职业所获取的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有关。 
B. 它与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所崇尚的职业道德有关,愈是需要体现公正、仁爱和献身精神的职业获得高声望的可能性愈大。 
C. 它与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所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发展潜力有关。 
D. 一种职业声望的高低与一个社会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种职业在其文化传统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声望,那么,它在现代有可能保持较高的社会声望。 
      满分:2  分 
11.  教师劳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A. 制度性 
B. 长期性 
C. 双向性 
D. 互动性 
      满分:2  分 
12.  教师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和()能力。 
A. 评价 
B. 反馈 
C. 控制 
D. 调节 
      满分:2  分 
13.  下列关于教育理念说法正确的是() 
A.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B. 它是一个有关教育问题的认识体系。 
C. 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目的、价值、原则和方法等的基本看法。 
D. 是教师的一种主体性认识,也可以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心理背景。 
      满分:2  分 
14.  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关键性措施包括() 
A.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B.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C. 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D. 推行教师队伍管理的公务员化制度。 
      满分:2  分 
15.  下列属于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A. 封闭性 
B. 计划性 
C. 垄断性 
D. 师范性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