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查看: 1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交《内部控制制度》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6:3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西交《内部控制制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规范框架是由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四部分组成的
B.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髙层次,起统驭作用
C.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
D.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
      满分:2  分
2.  绩效考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作为绩效考评系统指南和目的的是()。
A. 评价目标
B. 评价指标
C. 评价标准
D. 评价方法
      满分:2  分
3.  以下不属于经济增加值评价系统特点的是()。
A. 注重资本增值
B. 着眼长期发展
C. 评价指标单一
D. 指标计算相对简单
      满分:2  分
4.  ()是指主体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相程序。
A. 控制环境
B. 风险评估
C. 控制活动
D. 信息与沟通
      满分:2  分
5.  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活动的类别可分为()。
A. 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三个类别
B. 经营、信息及合规三个类别
C. 信息、财务报告及监察三个类别
D. 经营、信息及监察三个类别
      满分:2  分
6.  内部报告的使用阶段的起点是内部报告的()。
A. 向指定位置和使用者的传递
B. 确定报告指标
C. 搜集整理内外部信息
D. 全面评估
      满分:2  分
7.  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是()。
A. 资产安全目标
B.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
C.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
D.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合同控制措施的是()。
A. 统一归口管理
B. 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C. 限制接近
D. 明确职责分工
      满分:2  分
9.  基于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985年《会计法》对会计稽核所作出的规定,是我国首次在法律文件上对内部牵制提出的明确要求
B. 2001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所有的证券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C. 2005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D. 2010年出台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要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满分:2  分
10.  在下列内部控制要素中,被称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的是()。
A. 内部环境
B. 内部监督
C. 控制活动
D. 风险评估
      满分:2  分
11.  某企业决定研究开发一种新产品,并要求财务部门编制预算,这种预算属于()。
A. 经营预算
B. 资本预算
C. 注重结果
D. 现金收支预算
      满分:2  分
12.  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ERM框架的创新之处不包括()。
A. 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B. 新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
C. 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D. 对内部控制做了最权威的定义
      满分:2  分
13.  经常通过计算各种指标来衡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营运分析方法()。
A. 比较法
B. 趋势分析法
C. 比率法
D. 综合分析法
      满分:2  分
14.  内部控制适应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A. 最优化理论
B. 行为科学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
D. 权变理论
      满分:2  分
15.  内部传递的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取决于信息是否()。
A. 安全可靠
B. 及时相关
C. 有高价值
D. 真实准确
      满分:2  分
16.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适时改进
B. 内部控制由组织中各个阶层的人员共同实施
C.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D. 制定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确保一个企业必定成功
      满分:2  分
17.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又称三要素阶段,其中不包括()要素。
A. 控制环境
B. 风险评估
C. 会计系统
D. 控制程序
      满分:2  分
18.  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原因就在于()。
A. 内部控制人员的执行不力
B. 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不合理
C. 内部控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满分:2  分
19.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内部环境的诸多方面中,重中之重的是()。
A. 治理结构
B. 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C. 内部审计
D. 人力资源政策
      满分:2  分
20.  对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理解错误的是()。
A. 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B. 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当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C. 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
D. 被动地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满分:2  分
21.  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
A. 资产安全目标
B.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
C.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
D.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满分:2  分
22.  对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控制,收集相关信息并形成分析报告的是()。
A. 预算管理委员会
B. 预算管理工作机构
C. 各责任中心
D. 各利润中心
      满分:2  分
23.  代表了成熟阶段的研究成果,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A.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企业准则公告第55号》
B. 英国《综合守则》
C. 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D. 特恩布尔委员会的特恩布尔
      满分:2  分
24.  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的要素是()。
A. 内部环境
B. 内部监督
C. 控制活动
D. 信息与沟通
      满分:2  分
25.  企业在管理控制系统中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以定期或者非定期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各种图表和文字资料的报告是()。
A. 财务报告
B. 内部报告
C. 外部报告
D. 内部审计报告._
      满分:2  分
26.  中央在国企推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三重”不包括()。
A. 重大决策
B. 重大政策变更
C. 重大事项
D. 重要人事任免
      满分:2  分
27.  关于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内部控制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大
B. 企业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C. 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
D. 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满分:2  分
28.  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是()。
A. 全面性原则
B. 重要性原则
C. 制衡性原则
D. 成本效益原则
      满分:2  分
29.  在下列内部控制目标中,属于企业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经营基础的是()。
A. 资产安全目标
B.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
C. 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
D.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满分:2  分
30.  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的指标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以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分析方法是()。
A. 比率法
B. 趋势分析法
C. 因素分析法
D. 综合分析法
      满分:2  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业辅导网  

GMT+8, 2024-6-1 17:23 , Processed in 0.17229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