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查看: 1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开15春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7:4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15春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6 道试题,共 46 分。)V 1.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
A. 人才成长的道路
B. 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 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 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满分:1  分
2.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其中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A. 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 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
C. 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D. 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尚
      满分:1  分
3.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不能带有种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一种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这是人际交往中()
A. 平等原则的要求
B. 互助原则的要求
C. 功利原则的要求
D. 谦让原则的要求
      满分:1  分
4.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 为人民服务
B. 为个人谋福利
C.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满分:1  分
5.  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 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C.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D. 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
      满分:1  分
6.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
A. 对立的关系
B. 统一的关系
C.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满分:1  分
7.  科学的信念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这是因为()
A. 科学的信念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关系的基本准则
B. 只要确立了科学的信念,理想就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C. 科学的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D. 只有科学的信念才表达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满分:1  分
8.  某法院法官赵某在审理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因其弟是犯罪嫌疑人之一而退出审判活动。这体现了诉讼法的()
A. 公开审判原则
B. 两审终审原则
C. 合议制原则
D. 回避原则
      满分:1  分
9.  下列关于刑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B. 刑罚可适用于一切犯罪嫌疑人
C.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满分:1  分
10.  人生观的核心是()
A. 人生价值
B. 人生目的
C. 人生态度
D. 人生信仰
      满分:1  分
11.  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 全民的
B. 统治阶级
C. 党
D. 整个社会
      满分:1  分
12.  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排斥力。公民应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不良个性品质。下列应克服的个性品质是()
A. 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B. 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
C. 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且有谦逊的品质
D. 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
      满分:1  分
13.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下列选项中不是诉讼证据特征的为()
A. 客观性
B. 关联性
C. 排他性
D. 合法性
      满分:1  分
14.  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是()优良学风的概括。
A. 创新
B. 求实
C. 严谨
D. 勤奋
      满分:1  分
15.  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A. 道德观
B. 道德品质
C. 道德理想
D. 道德行为
      满分:1  分
16.  道德品质的特征是()
A. 主观上的道德认识
B. 客观上的道德行为
C. 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统一
D. 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区分
      满分:1  分
17.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指的是()
A. 人生责任
B. 人生境界
C. 人生存在
D. 人生信仰
      满分:1  分
18.  《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
A.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D.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满分:1  分
19.  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A. 法律权利
B. 法律义务
C. 法律后果
D. 法律事实
      满分:1  分
20.  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效民事行为的是()
A. 某青年以一块糖果换得某10岁儿童的一块手表
B. 某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将家里的摄像机送给邻居
C. 某单位两职工就家俱转让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
D. 五个中学生强行以5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某同学的一辆新自行车
      满分:1  分
21.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A. 集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平均主义
D. 爱国主义
      满分:1  分
22.  我国刑法规定判处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A. 20年
B. 18年
C. 15年
D. 10年
      满分:1  分
23.  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 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 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 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满分:1  分
24.  ()是家庭形成的必要条件
A. 爱情
B. 婚姻
C. 物质条件
D. 年龄
      满分:1  分
25.  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A. 忧患意识
B. 艰苦奋斗精神
C. 良好的物质条件
D. 社会提供的良好机遇
      满分:1  分
26.  (     )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A.
生活理想

B.
职业理想



C. 社会理想
D. 道德理想
      满分:1  分
27.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 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满分:1  分
28.  产生于社会生产与交往中,体现着人们之间友爱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谊称为()
A. 友谊
B. 合作
C. 交往
D. 公共生活
      满分:1  分
29.  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A. 竞争
B. 合作
C. 人际交往
D. 人际吸引
      满分:1  分
30.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
A. 国务院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满分:1  分
31.  身份权是指因为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权利中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
A. 姓名权
B. 监护权
C. 肖像权
D. 名誉权
      满分:1  分
32.  友谊归根到底来源于()
A. 人的不同性别
B. 人的情感生活
C.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D. 人的素质水平
      满分:1  分
33.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其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
A. 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B. 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行时间和游行路线
C. 坚持和平进行,不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D. 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满分:1  分
34.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的特别程序。
A. 普通法律
B. 一般法律
C. 特别法律
D. 基本法律
      满分:1  分
35.  司机甲驾驶公交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突然迎面驶来一辆违章疾驰的大货车,为了避免与大货车相撞而保障公交车上几十名乘客的安全,甲迫不得已将公交车驶上了人行道,结果将骑自行车的乙撞成轻伤。甲的行为()
A. 属于紧急避险,甲不负刑事责任
B. 不属于紧急避险,甲应负刑事责任
C. 属于正当防卫,甲不负刑事责任
D. 不属于正当防卫,甲应负刑事责任
      满分:1  分
36.  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 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 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
C. 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
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满分:1  分
3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行政解释
D. 学理解释
      满分:1  分
38.  所有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用益权
D. 处分权
      满分:1  分
39.  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
A. 立法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审判机关
D. 公安机关
      满分:1  分
40.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 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满分:1  分
41.  社会公德作为生活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层次。
A. 高级
B. 中级
C. 基础
D. 低级
      满分:1  分
42.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A. 罚金
B. 罚款
C. 管制
D. 拘役
      满分:1  分
43.  甲研制出了一种汽车节油的新方法。对这项发明,甲可以享有()
A. 版权
B. 著作权
C. 专利权
D. 商标权
      满分:1  分
44.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 少数服从多数
B. 集体行使职权
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 平等原则
      满分:1  分
45.  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
A. 生活理想
B. 道德理想
C. 社会理想
D. 职业理想
      满分:1  分
46.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A.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 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满分:1  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业辅导网  

GMT+8, 2024-6-1 18:54 , Processed in 0.1599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