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查看: 1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4秋在线作业答案

[复制链接]

1876

主题

1876

帖子

187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20:0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4秋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范畴( )。
A. 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B. 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C.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
D.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
      满分:3  分
2.  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
A.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 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
C. 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
D. 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
      满分:3  分
3.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 时间
B. 运动
C. 静止
D. 空间
      满分:3  分
4.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 世界是否有一个本原
B. 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 意识本质的分歧
D. 世界本质的分歧
      满分:3  分
5.  爆发式飞跃是指( )。
A. 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B. 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
C. 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D. 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满分:3  分
6.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
A.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
B. 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C. 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
D.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
      满分:3  分
7.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B. 各门科学的具体规律
C. 关于世界的最普遍的本质问题
D. 认识和实践的规律
      满分:3  分
8.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A. 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B. 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
C.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D. 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
      满分:3  分
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 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满分:3  分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
B. 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
C. 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 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
      满分:3  分
11.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不可知论观点
D. 二元论观点
      满分:3  分
12.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提出者是(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普列汉诺夫
D. 斯大林
      满分:3  分
13.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
      满分:3  分
14.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 质量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辩证否定的方法
      满分:3  分
15.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A. 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B. 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C. 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
D. 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
      满分:3  分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社会实践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世界的矛盾性
D. 世界的可知性
      满分:3  分
17.  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D.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
      满分:3  分
18.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 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 运动构成联系
D. 联系构成运动
      满分:3  分
19.  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
A. 形而上学
B. 诡辩论
C. 唯心主义
D. 二元论
      满分:3  分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
B. 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满分:3  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4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 质量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辩证否定的方法
      满分:3  分
2.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B. 各门科学的具体规律
C. 关于世界的最普遍的本质问题
D. 认识和实践的规律
      满分:3  分
3.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
A. 费尔巴哈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列宁
      满分:3  分
4.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满分:3  分
5.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满分:3  分
6.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 时间
B. 运动
C. 静止
D. 空间
      满分:3  分
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普遍联系的规律
      满分:3  分
8.  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
A. 可知论
B. 唯物论
C. 辩证法
D. 唯心论
      满分:3  分
9.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不可知论观点
D. 二元论观点
      满分:3  分
10.  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A. 唯物论的观点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物活论的观点
D. 唯意志论的观点
      满分:3  分
11.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绝对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辩证的观点
      满分:3  分
1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A. 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B. 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
C.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D. 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
      满分:3  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社会实践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世界的矛盾性
D. 世界的可知性
      满分:3  分
14.  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D.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
      满分:3  分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
B. 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
C. 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 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
      满分:3  分
16.  爆发式飞跃是指( )。
A. 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B. 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
C. 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D. 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满分:3  分
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
      满分:3  分
18.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 世界是否有一个本原
B. 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 意识本质的分歧
D. 世界本质的分歧
      满分:3  分
19.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A. 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B. 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C. 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
D. 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
      满分:3  分
20.  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层次性
D. 开放性
      满分:3  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业辅导网  

GMT+8, 2024-6-1 19:01 , Processed in 0.1643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