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查看: 15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春北航《政治综合》在线作业123答案

[复制链接]

1876

主题

1876

帖子

187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23:2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北航《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64 分。)V 1.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增长的快慢
C. 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 自然条件的好坏
      满分:4  分
2.  阶级的产生是()。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 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 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D. 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满分:4  分
3.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A. 最高标准
B. 唯一标准
C. 必要标准
D. 价值标准
      满分:4  分
4.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满分:4  分
5.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满分:4  分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满分:4  分
7.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 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满分:4  分
8.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任何条件
B. 规律不能被人所掌握.所利用
C. 规律强制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满分:4  分
9.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满分:4  分
10.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指()。
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主人
B. 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实现了自由
C. 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了自由
D. 人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满分:4  分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满分:4  分
12.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因素
C. 地理环境
D. 社会意识
      满分:4  分
13.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满分:4  分
14.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满分:4  分
15.  意识是()。
A.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
B.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C. 人类独有的现象
D. 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
      满分:4  分
16.  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 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B. 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
C. 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
D. 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满分:4  分

北航《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64 分。)V 1.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B.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
C. 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D. 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
      满分:4  分
2.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满分:4  分
3.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因素
C. 地理环境
D. 社会意识
      满分:4  分
4.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满分:4  分
5.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满分:4  分
6.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满分:4  分
7.  科学证明,人脑是()。
A. 思维的源泉
B. 思维的产物
C. 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
      满分:4  分
8.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满分:4  分
9.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A. 最高标准
B. 唯一标准
C. 必要标准
D. 价值标准
      满分:4  分
10.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类似()。
A. 唯理论的错误
B. 经验论的错误
C. 感觉论的错误
D. 实证论的错误
      满分:4  分
11.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 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
B. 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
C.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
D. 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
      满分:4  分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满分:4  分
13.  哲学的两大阵营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满分:4  分
14.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满分:4  分
15.  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
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 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
      满分:4  分
16.  社会基本矛盾是()。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B. 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满分:4  分

北航《政治综合》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64 分。)V 1.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因素
C. 地理环境
D. 社会意识
      满分:4  分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满分:4  分
3.  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宗教思想
B. 政治思想
C. 艺术
D. 道德
      满分:4  分
4.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满分:4  分
5.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满分:4  分
6.  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
C. 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
D. 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
      满分:4  分
7.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满分:4  分
8.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满分:4  分
9.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 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 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 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满分:4  分
10.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满分:4  分
11.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
A. 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
C. 国体
D. 意识形态
      满分:4  分
12.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类似()。
A. 唯理论的错误
B. 经验论的错误
C. 感觉论的错误
D. 实证论的错误
      满分:4  分
13.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满分:4  分
14.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满分:4  分
15.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 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
B. 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 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 是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满分:4  分
16.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 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满分:4  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业辅导网  

GMT+8, 2024-6-2 14:32 , Processed in 0.1892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